发布时间:2016-11-17
关键字:国家海啸预警业务系统;新西兰地震海啸
2016年11月13日19时2分(北京时间),新西兰南岛近岸(42.76°S,173.08°E)发生7.8级浅源地震。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最新监测分析结果,此次地震已在新西兰东岸引发局地海啸。
新西兰地处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相交的区域,历史上是地震多发区域。新西兰南岛的北侧区域自1929年以来监测到的7.0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地震震级仅为7.3级,此次地震刷新了该区域最大地震记录。
震中附近凯库拉潮位站监测到243厘米海啸波,新西兰北岛东南部的惠灵顿潮位站、卡瑟尔角潮位站,以及纳皮尔港潮位站分别监测到49厘米、20厘米和10厘米的海啸波。
海啸波主要影响此次地震以北的新西兰沿岸局部区域,受地震破裂范围和海底地形变浅影响,海啸波对新西兰南岛南部区域的影响较小。
国家海洋局海啸预警中心在此次新西兰南岛地震发生后5分30秒启动应急响应,震后10分钟通过网站发布首次海啸消息,此后逐小时滚动发布海啸监测预报信息2期。
新宏高科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开发的平台系统——新一代国家海啸预警业务系统在新西兰地震海啸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警响应速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系统集成了全球海底地震监测、全球水位监测、太平洋海啸并行预报模型、西北太平洋海啸情景数据库,以及海啸产品制作发布等12个子系统;
可实时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国内外业务及数据中心紧密相连;
首次实现了以全球地震触发报警为基础的海啸预警标准业务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SOP),有望使得我国海啸预警的时效首次提升至“十分钟”之内,标志着我国海啸预警业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